全国高端大圈经纪人微信,初中生100元3小时电话,700元三小时不限次数品茶,24小时上门服务接单电话号码

今天是:

安徽省社会组织信息平台

—— 安 徽 省 社 会 组 织 总 会 承 办 ——

组织风采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组织风采

奉献一份爱 让阳光照亮每个角落

日期:2019-09-29 浏览:

2018年5月,庐江县阳光公益协会正式成立,在众多志愿者的通力协作下,先后组织志愿者深入全县18个镇(园区)、开展了31期“百元慈善”、3期“阳光温暖包”、1期“阳光助残”、6期“阳光相伴”扶贫公益活动,已累计向全县贫困户捐款捐物折合人民币30多万元,受资助对象300多人次。协会先后获得庐江县优秀志愿服务组织、庐江县青年文明号、全县社会组织扶贫特殊贡献奖、全县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先进集体等称号。

一、“浮萍”到“生根”,志愿服务组织建设规范发展。

一是不断改善办公条件。协会组建之初没有办公场所,四处漂泊。2019年1月28日,在县民政局大力支持下,庐江县阳光公益协会在庐城镇移湖社区正式落户“生根”,改变了漂泊的“浮萍”囧状,有了自己的“家”。协会配置一些必要的办公实施,建立了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室和活动宣传文化墙。

二是建立规章管理制度。“无规矩不成方圆”。协会在重视吸纳志愿者的同时,不断加强内部管理,先后制定了财务管理、物品采购等规章制度,每月按时进行财务公示,实现收支两条线,确保财务阳光公开。

三是定期开展异地经验交流。在加强自身发展的同时,协会一直重视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扬长补短,习人之长为己之用。先后来到芜湖县萤火虫志愿者协会,深入交流公益志愿服务工作的重点、难点。

二、5300志愿服务队伍逐渐壮大。2018年初,5个朝气蓬勃的年轻人聚在一起,商量利用工作业余时间,邀请三五个朋友,做点有意义的小事情。于是,便探讨成立团队,众人拾柴火焰高。从起名、筹款、吸收志愿者,5个年轻人忙得不亦乐乎,在探索中推进,在推进中总结,在总结中提高。

庐江县阳光公益协会自创办不到一年时间里,发展迅速,目前协会已有登记志愿者300人,人员涉及县内外各行各业的人士,并在18个镇(园区)100余个自然村落生根发芽,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充分肯定。

三、从“米油慰问”到“精神慰藉”,志愿服务质量华丽转身。从一件衣服、一袋大米、一个玩具,到帮忙打扫卫生,再到一起和慰问对象做饭吃饭;从“百元慈善”到“心理公益讲座”;从走访慰问困难群众,到送温暖到病房,再到启动“阳光相伴”,阳光志愿者们开始懂得精神上的慰藉比经济上的帮助更能让受助对象对生活充满希望,实现志愿服务质量的华丽转身。

、从“百元慈善”“阳光相伴”,扶贫服务品牌飞跃。庐江县阳光公益协会从2018年8月的“百元慈善”公益活动第1期正式启航,到2019年8月18日第1“阳光相伴”公益创投项目正式实施,协会在总结前期扶贫经验基础上创新扶贫方式,实现扶贫服务品牌发展飞跃。

一是打造特色品牌。“百元慈善”到“阳光温暖包”,再到“阳光助残”,庐江县阳光公益协会一直注重打造特色品牌项目。如今的“百元慈善”公益扶贫项目已经成为庐江县扶贫志愿服务的一个品牌。

二是创新服务项目。2019年8月,庐江县阳光公益协会参加县民政局的公益创投活动,协会一班人认真思考协会发展方向,提出“阳光相伴”扶贫志愿服务项目,由以前单一的慰问送米送油的物质慰问方式,向给予贫困户精神慰藉转变,通过开展专业的社工服务、志愿服务,为他们提供生活照料、心理疏导、节日慰问、精神慰藉等服务.实现扶贫方式创新。

三是创新管理模式。2019年,庐江县阳光公益协会正采用企业化管理模式,将庐江县17个镇的走访慰问责任分配到人,每个星期走访慰问一个镇,拟定每个镇每年可以去三次,每次慰问贫困户五名,发动更多的志愿者参与活动,扩大活动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庐江县民政局社会组织管理局陈兵、鲍金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