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28日下午,安徽省管子研究会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在颍上县隆重召开,大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理事会。安徽省民政厅民间组织管理局副局长张亚平,安徽省社科联党组成员、副主席洪永平,阜阳市社科联主席李涛,安徽省艺术研究院研究员郭因,安徽省社科联原党组书记程必定,颍上县委副书记、县政协主席、县委政法委书记马宏亮,颍上县委常委、县委宣传部部长孙悦,副县长王晓英,县政协副主席赵莉华等出席会议。马宏亮、赵莉华分别主持了会议。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安徽省管子研究会名誉会长杨多良向大会发来贺信。
通过酝酿讨论,大会依照《章程》和政策规定,选举丁友星、马宏亮等37位同志为安徽省管子研究会第二届理事会理事。
安徽省民政厅民间组织管理局副局长张亚平就研究会工作提三点希望和要求:一是希望学会换届以后,在省社科联的关心支持和业务指导下,在新一届程会长的带领和全体会员的共同努力下,要始终坚持办会宗旨,做到依法按章开展活动,创新研究思路、拓宽研究领域,提高研究能力和水平,出成果、出精品,做好研究成果的推广和利用。二是希望学会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建立和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和法人治理机制,做到科学办会、民主办会。三是希望学会继续为管子故里的乡亲们和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安徽省社科联党组成员、副主席洪永平提出三点意见:一是夯实基础,整合人才信息资源。二是扩大影响,推进研究成果转化。三是立高标杆,打造管学第一品牌。
阜阳市社科联主席李涛也做了重要指示。程必定表示,新一届理事会要坚持管学立会,管学兴会,研究深化、转化成果,让管学成果和管研事业不断促进推动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和人的心灵建设,从而使得自身获得更好更快的发展。
会上,受安徽省管子研究会第一届理事会委托,龚武向大会作工作报告。报告指出,成立于2008年5月12日的安徽省管子研究会通过四年以来的研究,取得了首创著名的“管子生于公元前723年说”,首创把管仲、《管子》和管仲文化界定为研究方向和学术内容,首创以“三管”成果转化的“六个走向”,即“走向大众、走向社会、走向教育、走向实践、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等成果。
报告强调,2012年管研会将结合颍上历史文化建设需要,制定好相关规划方案,推出管子文化“上音像、上银幕、上荧屏、上网络、上讲坛和下基层、下学校、下企业”工程;启动管研究会上升为国家级社团暨申报成立“中华管子研究会”工程;继续保持并扩大与管鲍宗亲的密切交往等8项工重点工作。
与会代表听取、审议并通过《关于修改〈安徽省管子研究会章程〉的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