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端大圈经纪人微信,初中生100元3小时电话,700元三小时不限次数品茶,24小时上门服务接单电话号码

今天是:

安徽省社会组织信息平台

—— 安 徽 省 社 会 组 织 总 会 承 办 ——

各市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各市动态

全省社区社会组织工作推进会发言材料:培育社区社会组织 助力基层社会治理

日期:2019-09-27 浏览:

培育社区社会组织 助力基层社会治理

 

芜湖市民政局,2019年9月25日

 

近年来,我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积极落实民政部《关于大力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的意见》和省民政厅《关于大力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的实施意见》文件要求,实施“社区社会组织摇篮”项目,建立社会组织“三级孵化平台”,开展社会组织“公益创投”活动,推动“三社联动”示范社区建设,引导社区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充分发挥社区社会组织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积极作用,有效推动社区社会组织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工作开展情况及取得成效如下:

一、以实施“社区社会组织摇篮”项目为起点,开启社区社会组织培育发展之路

早在2015年,我市就认识到社区社会组织在服务社区居民、参与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市民政局针对社区社会组织发展处于初级阶段、发育不够充分、服务能力不够强的状况,启动实施“社区社会组织摇篮”项目,投入70万元资金,资助全市14家枢纽型社区社会组织开展社区社会组织孵化培育、活动策划、政策咨询、能力提升等活动。通过“社区社会组织摇篮”项目的实施,涌现出一批以鸠江区清水街道清苑社区社会组织联合会、万春社区社会组织联合会为代表的枢纽型社区社会组织。鸠江区民政局在总结相关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率先出台《关于完善登记备案制度加快培育发展城乡社区社会组织的通知》,明确了社区社会组织备案的条件和程序。

2018年,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改革社会组织管理制度促进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的实施意见》,“大力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单设一章,指出要求,一是完善管理体制,引导社区社会组织走联合发展道路,力争每个城市街道乡镇注册登记1家枢纽型社区社会组织;二是鼓励支持发展,依托街道(乡镇)综合服务中心和城乡社区服务站等设施,建立社区社会组织孵化基地;三是强化服务功能,发挥社区社会组织在基层治理创新中的积极作用,支持社区社会组织承接公益项目,开展社区志愿服务。

截止2019年8月底,全市共建成市级社会组织培育中心1个、区级社会组织培育中心1个,成立社区枢纽型社会组织42个,社区枢纽型社会组织在城市社区中的覆盖率达到24%。

二、以建立社会组织“三级服务平台”为基点,构建社区社会组织立体化孵化培育体系

2015年,我市针对一些服务基层群众的社区服务类、公益慈善类社会组织因缺乏必要的办公场所、注册资金等条件,而徘徊游离于登记门槛之外的状况。市委市政府出台的《关于加快推进社会组织培育发展的意见》提出,“按照‘政府扶持、社会参与、专业运行、项目合作’的模式,利用现有资源,市、县区建立社会组织孵化基地,为初创期社会组织提供资金、场地、项目和技术支持,加快社会组织的培育和孵化”。

2016年,市民政局建立“芜湖市社会组织培育发展服务中心”,通过购买服务方式委托芜湖市慈航社会组织服务中心负责日常运营管理,为社会组织提供孵化培育、能力建设、政策指导、项目运作、资金扶持等服务。目前已成功孵化培育出新希望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向日葵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益群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等主要面向社区提供专业社会工作服务的社会组织。

弋江区建成区级社会组织培育中心,成立“心暖花开社会组织联合会”负责运营管理,重点孵化培育社区服务类、公益慈善类社会组织,成功孵化培育出“志华爱心团队”“阳光爱心协会”“心连心爱心协会”“爱邻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等在全市有一定影响的社会组织。

社区社会组织联合会作为枢纽型社区社会组织,承担着培育社区社会组织的重要责任,通过开展参与式、陪伴式的“微公益创投”活动,在资助社区社会组织开展活动的同时,注重对社区社会组织能力的培养,为社区社会组织的自我发展、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提供了平台。

我市通过建立“市—区—社区”社会组织“三级服务平台”建设,构建起了社区社会组织孵化培育的立体化支持体系,促使社区社会组织发展既有数量、又有质量,推动社区社会组织走上快速发展、规范运作的快车道。

三、以开展社会组织“公益创投”活动为支点,加强社区社会组织资金保障和能力建设

针对社区服务类、公益慈善类社会组织资金来源不足、项目管理能力不强、运营绩效不高的情况,我市于2015起连续开展五届社会组织“公益创投”活动,累计投入资金630余万元,支持项目80个。在市级“公益创投”活动的带动下,2017年起,弋江区先后投入136万元资金开展两届“公益创投”活动,支持39个项目。2019年,鸠江区投入资金70万元、无为县投入资金20万元,启动本级“公益创投”活动。

“公益创投”活动要求社会组织以社区居民的生活需求与心理需求为出发点,依据自身专长设计项目并申请资助。通过设置“社区治理”类项目,支持社区社会组织联合会、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开展“微公益创投”、建立“社区基金”,引导支持社区社会组织开展邻里互助、居民融入、纠纷调解、平安创建等社区服务活动,促进基层社会治理。夯实社区社会组织运营的资源基础,使其可以更好扎根社区、服务基层、组织居民,提高社区自治能力。

同时,“公益创投”活动由专业机构负责具体运营,通过邀请业内有丰富经验的专家参与项目优化评选、跟踪督导、能力培训、结项评估,有效提升了参与“公益创投”的社会组织的项目设计、执行等能力。能进一步促进社会组织在创新基层社会治理中发挥积极作用。

四、以推动“三社联动”示范社区建设为重点,引导社区社会组织充分参与基层社会治理

2018年,我市弋江区中南街道被省民政厅确定为全省第一批“三社联动”工程建设试点单位。市民政局以此为契机,出台《关于开展“三社联动”提升社区治理水平的实施意见》,启动市级“三社联动”示范社区建设,鼓励社区探索成立社区专项基金,支持运营枢纽型社区组织,孵化培育社区社会组织,重点孵化培育社区养老服务社会组织、社区志愿服务组织,为社区社会组织提供能力建设、服务督导等专业支持,推动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有机整合、协调发展。2018年和2019年,市民政局共投入资金580万元,对30个示范社区进行奖补,要求不少于50%的奖补资金用于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重点支持社区社会组织,引导社区社会组织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目前,“三社联动”示范社区建设已初见成效,以镜湖区红梅社区社会组织联合会、弋江区中南街道滨江社区微服务社区社会组织联合会等为代表的社区社会组织联合会在其中发挥了提供多元服务、动员居民参与的重要作用。

总体来看,我市社区社会组织发展形势良好,数量不断上升,但具有整合资源、有效发挥支持性作用的社区枢纽型社会组织数量仍显不足,且自身规范化建设程度不够,专业性不强,无法与枢纽型社会组织的要求相匹配,难以全面履行服务与引领社区社会组织发展的功能。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努力,依托市级社会组织“公益创投”活动开展和“三社联动”示范社区建设,支持社区枢纽型社会组织全方位发展,提升社区枢纽型社会组织在培育社区社会组织中的服务能力,引领社区社会组织规范化发展。同时,引导社会工作服务机构进驻社区、专业社会工作力量进驻社区社会组织,以社会工作的专业理念方法为支撑,全面推进“三社联动”建设,创新和加强基层社会治理。